Search

搭好天幕後,把所有裝備攤在地布上,我起身走向不遠處的馬里山溪吊橋遺址,想把這日本人留下的古物看個清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搭好天幕後,把所有裝備攤在地布上,我起身走向不遠處的馬里山溪吊橋遺址,想把這日本人留下的古物看個清楚。

以前到萬山部落的路,並不像現在是走溪底到我們紮營的溪畔才上切,而是從多納部落旁的多納第一吊橋出發,跨越馬里山溪後,沿著右岸山腰一路往河的上游走去,經過吉田吊橋,直到通過馬里山溪吊橋再次回到左岸後,始進入萬山部落的範圍。

舊萬山部落,在1955年出版的《台灣五萬分一地圖》上,寫著「萬斗龍社」,在地圖出版的隔年,便舉村遷移到縣萬山村的位置。

隨著人的遠去,房子、路、橋也跟著傾頹。超過一甲子的時間後,昔日牽起族人與平地連結的吊橋,終於經不住歲月的摧殘,在2018~2020年間的某個時間點應聲斷裂;如今只剩下右岸的吊橋頭還連著鋼纜,左岸的鐵線已頹喪的垂曳在溪底。

「喀啷、鏗鏘!」一輛輛吉普車駛過,輾過昔日的交通命脈,發出金屬相互摩擦的聲響,吊橋正訴說它來日無多的殘命,卻被馬里山溪永不止息的粗吼無情吞噬,就像吊橋可預見的來日那般。

#神鬼五湖出阿禮・馬里山溪吊橋遺址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地平線上三公里,雪羊視界。 從不同的角度,看見台灣,看見世界。
View all posts